关于对1993年度旅行社审计验证若干问题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17 07:51:04   浏览:9913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对1993年度旅行社审计验证若干问题的通知

国家旅游局


关于对1993年度旅行社审计验证若干问题的通知
国家旅游局


(1994年1月 国家旅游局发布)


自国家旅游局下发旅审字(1991)049号文决定从1991年度开始在旅行社业务年检的同时对旅行社实行审计验证制度两年来,审计验证工作在审计署及各地审计机关的大力支持下,在各地旅游局精心组织和社会审计组织的配合下,已取得良好效果。现根据国家旅游局旅管理
发(1994)043号文《关于1993年度旅行社业务年检的通知》精神,对1993年度旅行社审计验证工作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对审计验证工作的组织、领导及有关承办事项,按旅审发(1991)049号《国家旅游局关于旅游企业实行审计验证制度的通知》和国家旅游局、审计署联合下发的旅审字(1992)033号《关于进一步做好旅游企业审计验证工作的通知》要求执行。
二、1993年度旅行社审计验证对象为1993年1月1日以前经国家旅游局、省旅游局批准成立,经营国际旅游业务的一、二类旅行社。1993年1月批准升为一类旅行社的参加二类社的审计验证。
对三类旅行社1993年度审计验证工作(即指1993年1月1日以前经批准,也包括1993年1月1日以后经批升为二类的三类旅行社)不做统一要求,各地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安排。
三、审计验证的主要内容是国家旅游局下达的1993年度旅行社业务年中的六项考核经济指标;(营业收入总额、利润总额、全员人均利润额、税利、外联人天数、接待人天数)及补充资料中的有关指标的真实性、合法性以及旅行社执行为旅游者办理旅游意外保险和按规定上缴旅游
费等情况。
四、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旅游局对旅行社的审计验证工作要加强组织领导和协调,并针对本地区的问题研究分析,总结经验。要求在1994年21日至4月21日完成本地区旅行社审计验证和业务年检工作,并于5月15日前将审计验证综合报告及附表报国家旅游局审计局。
五、审计验证的承办单位必须认真贯彻《审计条例》,按照《旅行社审计验证工作规程(试行)》,坚持依法审计,照章办事,客观公正,实事求是,随时向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反映、通报审计验证工作的进展情况及需要协调解决的问题,以保证审计验证工作顺利进行,并按规定时间提
交审计验证报告。
审计验证报告是审计验证结果的书面文件,是旅行社借以参加国家旅游局经济指标考核、排名的公正性文字依据,应全面如实反映旅行社验证期内的经营情况,客观公正的评价旅行社业绩及存在的问题。审计验证报告为文字叙述加附表(见附件1)形式。文字部分反映旅行社基本情况
、指标验证结果、分析指标不符的原因、旅行社执行国家财经法规和旅游行业政策情况及对旅行社改善经营管理的建议。承办单位对审计验证报告的真实、可靠、合规、合法性承担民事法律责任。
六、根据《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审计监督规定》第十条,国家旅游局审计局将会同有关审计机关对审计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承担的审计验证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发现审计验证结果严重失实或侵犯企业合法权益的,将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罚。



1994年1月1日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税征收办法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税征收办法

 (1994年6月10日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令第43号)


  第一条 为了贯彻合理负担、公平税负的原则,合理组织财政收入,促进农业生产全面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税条例》,结合自治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在自治区境内,凡从事本办法规定的应税农产品生产的单位和个人,均属于农业税的纳税义务人,应按本办法规定缴纳农业税。


  第三条 农业税的征收范围:
  (一)粮食、豆类、薯类、饲草;
  (二)棉花、油料、甜菜、麻、烟叶;
  (三)蔬菜。


  第四条 农业税的征收实行定额税率。各县(市)征收的农业税中包括地方附加,农业税地方附加主要用于乡、村公益事业。
  税目、税额及地方附加依照本办法所附的《农业税税目、税额(地方附加)表》执行。


  第五条 农业税税额的计算按当年实际播种作物种类和面积计征,以中等(三等)春小麦折算税额,正复播面积只计征一次。
  征实物或征代金由各县、市人民政府自行确定。


  第六条 农牧区以农牧民户为单位,国有农牧场(含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所属农牧场)、人民解放军系统(含武警)所属农牧场、生产建设兵团以农牧团场为单位向当地县(市)农业税征收机关办理农业税的申报、缴纳和申请减免等有关事项。


  第七条 农业税的减税、免税:
  (一)边境乡、镇、场(含兵团农牧团场)按应征农业税额(扣除有关减免后)减征30%;
  (二)耕种新开垦的荒地免税5年;
  (三)农业科学研究、技术推广部门和农业院校专门用于科学试验的免征;
  (四)农业系统事业性质的良种繁育场,按照农业部门的安排对繁殖粮、棉、甜菜、油料、麻类、蔬菜的种植面积达到总面积的70%,免征其全部农业税,达不到70%的,按实播良种面积减征;
  (五)计税农作物因遭受水、旱、风、雹、冻、虫、病等自然灾害造成减产,经纳税人如实申报,征收机关审核,县、市人民政府批准后,予以适当减、免;
  (六)革命烈士家属、退伍回乡残疾军人、残疾人、五保户及贫困户,经县、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可免征农业税;
  (七)学校勤工俭学耕种的土地免征。


  第八条 未经土地管理部门批准占用计税土地或者无故弃耕者不予减免。


  第九条 农业税由地方税务机关负责征收。


  第十条 农业税的征收管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执行。


  第十一条 本办法由自治区财政厅负责解释。


  第十二条 本办法自1994年1月1日起施行。自治区人民政府1988年8月1日颁发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税农林特产税征收工作暂行规定》和1989年7月17日颁发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林特产农业税征收规定》同时废止。

附:      农业税的税目、税额(地方附加)表


                        单位:公斤/亩

<font size=+1>┏━━━━━┯━━━━━━━━━━━━━━━━━━━━━━━┓┃ 税 目 │         应征税额           ┃┠─────┼──────┬──────┬─────────┨┃     │  合计  │  正税  │   地方附加  ┃┠─────┼──────┼──────┼─────────┨┃ 粮食  │   5  │  4.5 │   0.5   ┃┠─────┼──────┼──────┼─────────┨┃ 棉花  │  11  │ 10   │   1     ┃┠─────┼──────┼──────┼─────────┨┃ 豆类  │   5  │  4.5 │   0.5   ┃┠─────┼──────┼──────┼─────────┨┃ 油料  │  11  │ 10   │   1     ┃┠─────┼──────┼──────┼─────────┨┃ 薯类  │   5  │  4.5 │   0.5   ┃┠─────┼──────┼──────┼─────────┨┃ 甜菜  │  11  │ 10   │   1     ┃┠─────┼──────┼──────┼─────────┨┃ 饲草  │   5  │  4.5 │   0.5   ┃┠─────┼──────┼──────┼─────────┨┃ 麻类  │  11  │ 10   │   1     ┃┠─────┼──────┼──────┼─────────┨┃ 蔬菜  │  15  │ 13.5 │   1.5   ┃┠─────┼──────┼──────┼─────────┨┃ 烟叶  │  11  │ 10   │   1     ┃┗━━━━━┷━━━━━━┷━━━━━━┷━━━━━━━━━┛</font>


陕西省《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个体工商业户所得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

陕西省人民政府


陕西省《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个体工商业户所得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
陕西省人民政府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本施行细则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个体工商业户所得税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第十六条的规定制定。
第二条 《条例》第一条所称“纳税义务人”,除《条例》规定的以外,还应包括:
(1)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批准开业的,并在税务机关办理税务登记的个人独资或合伙经营的城乡个体工商业户;
(2)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核准发证为合作经营、联户办企业等经济组织形式,不具备按集体企业征税条件的,按城乡个体工商业户征税办法征收所得税。
第三条 城乡个体工商业户所得税的纳税年度,从公历每年一月一日起至十二月三十一日止。

第二章 计算依据
第四条 《条例》第二条所称“收入总额”,是指纳税人的生产经营收入、营业外收入和其他收入。
第五条 《条例》第二条所称“应纳税所得额”,是指纳税人全部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
“生产经营所得”包括纳税人从事工业、手工业、修理修配业、商业、饮食服务业、劳务服务、建筑安装、交通运输和其他项目的所得。
“其他所得”,包括股息、利息(不包括国库券利息)、租赁所得、技术转让收入、商标权以及营业外收益或其他收入等所得。
第六条 《条例》第二条所称减除的“工资”,应按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登记注册人数,并经税务机关核准的人员计算列支。具体计税工资标准由省税务局制定。
第七条 《条例》第二条所称“国家允许在所得税前列支的税金”,是指按照税法规定交纳的产品税、增值税、营业税、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车船使用税以及其他允许在所得税前列支的税金。
第八条 纳税人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不得扣除下列项目:
(1)以前年度的亏损;
(2)应在缴纳所得税后开支的各项费用以及赔偿金、违约金、滞纳金和罚款等;
(3)超标准的工资、津贴:
(4)缴纳的所得税、建筑税以及购买的国库券、债券等;
(5)以非法凭证购进的商品、材料或凭以支付的各项费用支出;
(6)应在所得税后的利润中分配的股息、股金分红和劳动分红等;
(7)缴纳的个体工商业管理费;
(8)税务机关明文规定不准在成本、费用及营业外或其他项目列支的费用。
第九条 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可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体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施行细则》规定的有关计算公式计算。
第十条 城市个体户经营的企业,需要支付医药补助费的,可按当地税务机关认可的工资总额百分之五以内列支。
第十一条《条例》第四条规定的“纳税人全年应纳税所得额超过五万元的,按超过部分的应纳所得税额,加征百分之十至百分之四十的所得税”,具体加征办法是:
(1)全年所得额超过五万元至六万元的部分,按应纳所得税额加征百分之十;
(2)全年所得额超过六万元至七万元的部分,按应纳所得税额加征百分之二十;
(3)全年所得额超过七万元至八万元的部分,按应纳所得税额加征百分之三十;
(4)全年所得税超过八万元以上的部分,按应纳所得税额加征百分之四十。
加征所得税税款,按照所附《陕西省城乡个体工商业户所得税加征税率表》的规定计算征收。

第三章 减税免税
第十二条 根据《条例》第五条规定,对下列城乡个体工商业户的生产经营所得,给予减征或免征所得税;
(1)个人从事人力搬运、装卸、肩挑背负、打墙、挖土方、砸石子和在街头经营茶水摊、量体重、出租小人书以及走街串巷磨剪刀、补锅、焊壶、网被套、爆米花等流动服务的所得,暂免征收所得税;
(2)城乡个体工商业户每月营业收入额或收益额达不到本省规定的营业税起征点的,免征所得税;
(3)经当地民政部门确认的孤老、烈属和残疾人员,本人直接从事生产经营,每月收入额不满八百元,收益额不满三百元的,免征所得税。
(4)个别个体工商业户由于自然灾害或其他特殊原因,纳税确有困难的,由纳税人提出申请,报经县(市、区)税务机关批准,给予定期的减征或免征所得税照顾。

第四章 征收管理
第十三条 城乡个体工商业户采用查帐办法征收所得税的,应在月终后七日内,季度终了后十日内,年度终了后二十日内缴清应纳税款。采用“定率并征”办法征收的,按月随同产品税、增值税或营业税同时缴纳。具体缴纳期限,由县(市、区)税务机关确定。纳税期限最后一日如遇
法定假日,可以顺延。
第十四条 纳税人依据《条例》第六条的规定按季(月)预缴所得税时,应将当季(月)累计应纳税所得额换算为全年所得额,按适用税率计算,求得本季(月)应纳税额。计算公式如下:
当月累计应 全年月份
全年应纳税所得额= × ──────
纳税所得额 累计经营月份

全年应纳所得税额=全年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累计经营月份
当月累计应纳所得税额=全年应纳所得税额×──────
全年月份

本月应纳所得税额=当月累计应纳所得税额-上月累计已缴所得税额。

按月预缴的,可采取分月份所得税速算方法,直接计算出当月应预缴的所得税额(按月份计算的超额累计税率表附后)。
第十五条 纳税人经营期不满一年的,按实际经营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和规定的计算公式计算缴纳所得税。 对从事季节性生产经营的个体工商业户,可以按生产经营期的利润计算缴纳所得税,不再按换算的全年利润额确定所得税率。
第十六条 城乡个体工商业户所得税,除另有规定者外,向生产经营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缴纳;固定工商业户临时到外地从事生产经营的,凭税务机关填发的《外销产(商)品证明单》回原生产经营地纳税、超过证明单规定期限或超过规定地区范围的,均向外地生产经营所在地的税务
机关缴纳所得税。
外省(市、区)来本省从事生产经营的城乡个体工商业户,经本省生产经营地公安机关、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批准,发给临时户口证、临时营业执行的,在本省生产经营所在地缴纳所得税。
第十七条 《条例》第八条所称“开业”,是指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批准发证,并正式生产经营的城乡个体工商业户,凭《营业执照》向当地税务机关办理税务登记;未经当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发给《营业执照》的,按临时经营规定征税。
第十八条 《条例》第十条规定“纳税人应该建立帐册”,凡是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必须建立帐簿:
(1)个人合伙经营和联户办企业者;
(2)雇工经营者;
(3)经营批发业务者;
(4)个人承包(租赁)国营或集体企业的生产经营者;
(5)平均每月营业收入额达到四千元或收益额达到五百元者;
(6)县(市、区)税务机关认为需要建帐的。
除上述各项外,其他个体工商业户暂时不能建帐的,须报经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批准。但应积极创造条件,逐步扩大建帐户。
第十九条 城乡个体工商业财务制度和会计制度,由省税务局制定颁发。

第五章 监督和奖惩
第二十条 税务机关应按期对纳税人的生产经营及纳税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宣传税法,教育纳税人按期足额缴纳税款,履行纳税义务。
第二十一条 纳税人逾期缴纳税款时,应按《条例》第十二条的规定,加收滞纳金。加收滞纳金的起迄时间,应从税务机关规定的纳税期届满之次日起,到纳税的当天止,不扣除节假日。
第二十二条 纳税人主动自查补报错漏税款,只补税不罚款,不加收滞纳金。税务机关查出的偷、漏税款,除补缴纳税外,应按有关规定处以罚款。
第二十三条 纳税人因申报错误或错用税率等原因而多缴的所得税税款,可以在年度所得税汇算清交后的一年内申请退税;超过一年以上的,不予办理。税务机关发现在征税时有计算错误等情况,多征所得税税款,应及时退还纳税人。
第二十四条 纳税人违反《条例》第八条、第九条、第十一条和《细则》第十七条、第十九条规定的,酌情处以五千元以下的罚款。偷税、抗税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由生产经营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提请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五条 税务机关根据《条例》和本《施行细则》的规定,对纳税人处以罚款时,须经县(市、区)税务局批准,并填发违章处理通知书。
第二十六条 纳税人积极履行纳税义务,或者协助税务机关征税有显著成绩的,税务机关可给予表扬或适当的物质奖励。
第二十七条 纳税人根据《条例》第十五条的规定,对纳税事项需要申请复议的,应在当地主管税务机关规定期限内先缴清税款,然后在十日内,向上级税务机关申请复议。纳税人对上级税务机关复议的决定不服时,可以从接到答复的次日起三十日内,向纳税所在地人民法院起诉,超
过期限不起诉的,税务机关应依照复议决定执行。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八条 本施行细则由省税务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九条 本施行细则随同《条例》一并执行。
陕西省城乡个体工商业户所得税加征税率表
┌─┬──────────────────┬───┬───┬───┬─────┬───── ┐
│加│ 所 得 额 级 距 │ 税 │ 加 │ 加征 │ 加征速度│ 合计速度 │
│征├─────────┬────────┤ 率 │ 征 │ 核算 │ 扣除数 │ 扣除数 │
│级│全部所得额 │加征部分所得额 │(%)│ 率 │ 率 │ (元) │ (元) │
│数│ │ │ │(%)│(%)│ │ │
├─┼─────────┼────────┼───┼───┼───┼─────┼──────┤
│ │全年所得额在5万元│ │ │ │ │ │ │
│1│以下(含5万元)的│ │ 60 │ 0 │ 0 │ 0 │5,380 │
├─┼─────────┼────────┼───┼───┼───┼─────┼──────┤
│ │全年所得额5万元 │全年加成所得额在│ │ │ │ │ │
│2│以上至6万元以下 │1万元以下的 │ 60 │ 10 │ 6 │ 0 │8,380 │
│ │(含6万元)的 │ │ │ │ │ │ │
├─┼─────────┼────────┼───┼───┼───┼─────┼──────┤
│ │全年所得额6万元 │全年加成所得额超│ │ │ │ │ │
│3│以上至7万元以下 │过1万元至2万元│ 60 │ 20 │ 12 │ 600 │11,980│
│ │(含7万元)的 │的部分 │ │ │ │ │ │
├─┼─────────┼────────┼───┼───┼───┼─────┼──────┤
│ │全年所得额6万元 │全年加成所得额超│ │ │ │ │ │
│4│以上至8万元(含 │过2万元至3万元│ 60 │ 30 │ 18 │1,800│16,180│
│ │8万元)的部分 │的部分 │ │ │ │ │ │
├─┼─────────┼────────┼───┼───┼───┼─────┼──────┤
│ │全年所得额超过8 │全年加成所得额超│ │ │ │ │ │
│5│万元的部分 │过3万元的部分 │ 60 │ 40 │ 24 │3,600│20,980│
└───────────┴────────┴───┴───┴───┴─────┴──────┘

十级超额累进所得税税率换算表
(年换算月) 单位:元
┌──┬──┬─────┬───────────────┬───────────────┬─────────────────┐
│级别│税率│项 目│ 一 月 │ 二 月 │ 三 月 │
├──┼──┼─────┼───────────────┼───────────────┼─────────────────┤
│ │ │累计所得额│ 0-83.33 │ 0-166.67 │ 0-250.00 │
│ 1 │ 7 │速算扣除额│ 0 │ 0 │ 0 │
├──┼──┼─────┼───────────────┼───────────────┼─────────────────┤
│ │ │累计所得额│83.34-166.67 │166.67-333.33 │ 250.01-500.00 │
│ 2 │15│速算扣除额│ 6.67 │ 13.33 │ 20.00 │
├──┼──┼─────┼───────────────┼───────────────┼─────────────────┤
│ │ │累计所得额│166.68-333.33 │333.34-666.67 │ 500.01-1000.00 │
│ 3 │25│速算扣除额│ 23.33 │ 46.67 │ 70.00 │
├──┼──┼─────┼───────────────┼───────────────┼─────────────────┤
│ │ │累计所得额│333.34-500.00 │666.68-1000.00 │1000.01-1500.00 │
│ 4 │30│速算扣除额│ 40.00 │ 80.00 │ 120.00 │
└──┴──┴─────┴───────────────┴───────────────┴─────────────────┘

┌──┬──┬─────┬───────────────┬───────────────┬─────────────────┐
│ │ │累计所得额│500.01-666.67 │1000.01-1333.33│1500.01-2000.00 │
│ 5 │35│速算扣除额│ 65.00 │ 130.00 │ 195.00 │
├──┼──┼─────┼───────────────┼───────────────┼─────────────────┤
│ │ │累计所得额│666.68-1000.00 │1333.34-2000.00│2000.01-3000.00 │
│ 6 │40│速算扣除额│ 98.33 │ 196.67 │ 295.00 │
├──┼──┼─────┼───────────────┼───────────────┼─────────────────┤
│ │ │累计所得额│1000.01-1500.00│2000.01-3000.00│3000.01-4500.00 │
│ 7 │45│速算扣除额│ 148.33 │ 296.67 │ 445.00 │
├──┼──┼─────┼───────────────┼───────────────┼─────────────────┤
│ │ │累计所得额│1500.01-2000.00│3000.01-4000.00│4500.01-6000.00 │
│ 8 │50│速算扣除额│ 223.34 │ 446.67 │ 670.00 │
├──┼──┼─────┼───────────────┼───────────────┼─────────────────┤
│ │ │累计所得额│2000.01-2500.00│4000.01-5000.00│6000.01-7500.00 │
│ 9 │55│速算扣除额│ 323.33 │ 646.67 │ 970.00 │
├──┼──┼─────┼───────────────┼───────────────┼─────────────────┤
│ │ │累计所得额│2500.01-4166.67│5000.01-8333.33│7500.01-17500.00 │
│10│60│速算扣除额│ 448.33 │ 896.67 │ 1345.00 │
└──┴──┴─────┴───────────────┴───────────────┴─────────────────┘

(续一)
┌──┬──┬─────┬─────────────────┬─────────────────┬─────────────────┐
│级别│税率│项 目│ 四 月 │ 五 月 │ 六 月 │
├──┼──┼─────┼─────────────────┼─────────────────┼─────────────────┤
│ │ │累计所得额│ 0-333.33 │ 0-416.67 │ 0-500.00 │
│ 1 │ 7 │速算扣除额│ 0 │ 0 │ 0 │
├──┼──┼─────┼─────────────────┼─────────────────┼─────────────────┤
│ │ │累计所得额│333.34-666.67 │416.68-833.33 │500.01-1000.00 │
│ 2 │15│速算扣除额│ 26.67 │ 33.33 │ 40.00 │
├──┼──┼─────┼─────────────────┼─────────────────┼─────────────────┤
│ │ │累计所得额│666.68-1333.33 │833.34-1666.67 │1000.01-2000.01 │
│ 3 │25│速算扣除额│ 93.33 │ 116.67 │ 140.00 │
├──┼──┼─────┼─────────────────┼─────────────────┼─────────────────┤
│ │ │累计所得额│1333.34-2000.00 │1666.68-2500.00 │2000.01-3000.00 │
│ 4 │30│速算扣除额│ 160.00 │ 200.00 │ 240.00 │
└──┴──┴─────┴─────────────────┴─────────────────┴─────────────────┘

┌──┬──┬─────┬─────────────────┬─────────────────┬─────────────────┐
│ │ │累计所得额│2000.01-2666.67 │2500.01-3333.33 │3000.01-4000.00 │
│ 5 │35│速算扣除额│ 260.00 │ 325.00 │ 370.00 │
├──┼──┼─────┼─────────────────┼─────────────────┼─────────────────┤
│ │ │累计所得额│2666.68-4000.00 │3333.34-5000.00 │4000.01-6000.00 │
│ 6 │40│速算扣除额│ 393.33 │ 491.67 │ 590.00 │
├──┼──┼─────┼─────────────────┼─────────────────┼─────────────────┤
│ │ │累计所得额│4000.01-6000.00 │5000.01-7500.00 │6000.01-9000.00 │
│ 7 │45│速算扣除额│ 593.33 │ 741.67 │ 890.00 │
├──┼──┼─────┼─────────────────┼─────────────────┼─────────────────┤
│ │ │累计所得额│6000.01-8000.00 │7500.01-10000.00 │9000.01-12000.00 │
│ 8 │50│速算扣除额│ 893.33 │ 1116.67 │ 1340.00 │
├──┼──┼─────┼─────────────────┼─────────────────┼─────────────────┤
│ │ │累计所得额│8000.01-10000.00 │10000.01-12500.00│12000.01-15000.00│
│ 9 │55│速算扣除额│ 1293.33 │ 1616.67 │ 1940.00 │
├──┼──┼─────┼─────────────────┼─────────────────┼─────────────────┤
│ │ │累计所得额│10000.01-16666.67│12500.01-20833.33│15000.01-25000.00│
│10│60│速算扣除额│ 1793.33 │ 2241.67 │ 2690.00 │
└──┴──┴─────┴─────────────────┴─────────────────┴─────────────────┘

(续二)
┌──┬──┬─────┬─────────────────┬─────────────────┬─────────────────┐
│级别│税率│项 目│ 七 月 │ 八 月 │ 九 月 │
├──┼──┼─────┼─────────────────┼─────────────────┼─────────────────┤
│ │ │累计所得额│ 0-583.33 │ 0-666.67 │ 0-750.00 │
│ 1 │ 7 │速算扣除额│ 0 │ 0 │ 0 │
├──┼──┼─────┼─────────────────┼─────────────────┼─────────────────┤
│ │ │累计所得额│583.34-1166.67 │666.68-1333.33 │750.01-1500.00 │
│ 2 │15│速算扣除额│ 46.67 │ 53.33 │ 60.00 │
├──┼──┼─────┼─────────────────┼─────────────────┼─────────────────┤
│ │ │累计所得额│1166.68-2333.33 │1333.34-2666.67 │1500.01-3000.01 │
│ 3 │25│速算扣除额│ 163.33 │ 186.67 │ 210.00 │
├──┼──┼─────┼─────────────────┼─────────────────┼─────────────────┤
│ │ │累计所得额│2333.34-3500.00 │2666.68-4000.00 │3000.01-4500.00 │
│ 4 │30│速算扣除额│ 280.00 │ 320.00 │ 360.00 │
└──┴──┴─────┴─────────────────┴─────────────────┴─────────────────┘

┌──┬──┬─────┬─────────────────┬─────────────────┬─────────────────┐
│ │ │累计所得额│3500.01-4666.67 │4000.01-5333.33 │4500.01-6000.00 │
│ 5 │35│速算扣除额│ 455.00 │ 520.00 │ 585.00 │
├──┼──┼─────┼─────────────────┼─────────────────┼─────────────────┤
│ │ │累计所得额│4666.68-7000.00 │5333.34-8000.00 │6000.01-9000.00 │
│ 6 │40│速算扣除额│ 688.33 │ 786.67 │ 885.00 │
├──┼──┼─────┼─────────────────┼─────────────────┼─────────────────┤
│ │ │累计所得额│7000.01-10500.00 │8000.01-12000.00 │9000.01-13500.00 │
│ 7 │45│速算扣除额│ 1038.33 │ 1168.67 │ 1335.00 │
├──┼──┼─────┼─────────────────┼─────────────────┼─────────────────┤
│ │ │累计所得额│10500.01-14000.00│12000.01-16000.00│13500.02-18000.00│
│ 8 │50│速算扣除额│ 1563.33 │ 1786.67 │ 2010.00 │
├──┼──┼─────┼─────────────────┼─────────────────┼─────────────────┤
│ │ │累计所得额│14000.01-17500.00│16000.01-20000.00│18000.01-22500.00│
│ 9 │55│速算扣除额│ 2263.33 │ 2586.67 │ 2910.00 │
├──┼──┼─────┼─────────────────┼─────────────────┼─────────────────┤
│ │ │累计所得额│17500.01-29116.67│20000.01-33333.33│22500.01-37500.00│
│10│60│速算扣除额│ 3183.33 │ 3586.67 │ 4035.00 │
└──┴──┴─────┴─────────────────┴─────────────────┴─────────────────┘

(续三)
┌──┬──┬─────┬─────────────────┬─────────────────┬─────────────────┐
│级别│税率│项 目│ 十 月 │ 十 一 月 │ 十 二 月 │
├──┼──┼─────┼─────────────────┼─────────────────┼─────────────────┤
│ │ │累计所得额│ 0-833.33 │ 0-916.67 │ 0-1000.00 │
│ 1 │ 7 │速算扣除额│ 0 │ 0 │ 0 │
├──┼──┼─────┼─────────────────┼─────────────────┼─────────────────┤
│ │ │累计所得额│833.34-1666.67 │916.68-1833.33 │1000.01-2000.00 │
│ 2 │15│速算扣除额│ 66.67 │ 73.33 │ 80.00 │
├──┼──┼─────┼─────────────────┼─────────────────┼─────────────────┤
│ │ │累计所得额│1666.68-3333.33 │1833.34-3666.67 │2000.01-4000.01 │
│ 3 │25│速算扣除额│ 233.33 │ 256.67 │ 280.00 │
├──┼──┼─────┼─────────────────┼─────────────────┼─────────────────┤
│ │ │累计所得额│3333.34-5000.00 │3666.68-5500.00 │4000.01-6000.00 │
│ 4 │30│速算扣除额│ 400.00 │ 440.00 │ 480.00 │
├──┼──┼─────┼─────────────────┼─────────────────┼─────────────────┤
│ │ │累计所得额│5000.01-6666.67 │5500.01-7333.33 │6000.01-8000.00 │
│ 5 │35│速算扣除额│ 650.00 │ 715.00 │ 780.00 │
└──┴──┴─────┴─────────────────┴─────────────────┴─────────────────┘

┌──┬──┬─────┬─────────────────┬─────────────────┬─────────────────┐
│ │ │累计所得额│6666.68-10000.00 │7333.34-11000.00 │8000.01-12000.00 │
│ 6 │40│速算扣除额│ 983.33 │ 1081.67 │ 1180.00 │
├──┼──┼─────┼─────────────────┼─────────────────┼─────────────────┤
│ │ │累计所得额│10000.01-15000.00│11000.01-16500.00│12000.01-18000.00│
│ 7 │45│速算扣除额│ 1483.33 │ 1631.67 │ 1780.00 │
├──┼──┼─────┼─────────────────┼─────────────────┼─────────────────┤
│ │ │累计所得额│15000.01-20000.00│16500.01-22000.00│18000.01-24000.00│
│ 8 │50│速算扣除额│ 2233.33 │ 2456.67 │ 2680.00 │
├──┼──┼─────┼─────────────────┼─────────────────┼─────────────────┤
│ │ │累计所得额│20000.01-25000.00│22000.01-27500.00│24000.01-30000.00│
│ 9 │55│速算扣除额│ 3233.33 │ 3556.00 │ 3880.00 │
├──┼──┼─────┼─────────────────┼─────────────────┼─────────────────┤
│ │ │累计所得额│25000.01-41666.67│27500.01-45833.33│30000.01-50000.00│
│10│60│速算扣除额│ 4483.33 │ 4931.67 │ 5380.00 │
└──┴──┴─────┴─────────────────┴─────────────────┴─────────────────┘





1987年2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