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股东是否属于行政处罚相对人/张昌民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17 08:11:51   浏览:9205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案情

  2003年5月12日,秦德伟与田传荣、王玉芬共同成立枣庄市丰伟贸易有限公司,其中秦德伟出资80万元、田传荣和王玉芬各出资10万元,秦德伟任该公司的法定代表人。2006年5月28日和12月7日,丰伟公司进行了两次变更登记,变更后该公司的注册资本从100万元增加到200万元,股东变更为秦德伟、姬庆德、田传荣三人。其中秦德伟的出资由变更前的80万元减为20万元,持股比例由80%减为10%;姬庆德作为新股东,出资为160万元,持股比例为80%;田传荣的出资由10万元增加为20万元,持股比例仍为10%。

  2008年12月19日,枣庄市丰伟贸易有限公司因未参加年检被枣庄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吊销营业执照。2009年9月21日,丰伟公司法定代表人秦德伟向枣庄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投诉,称姬庆德在秦德伟本人不知情的情况下,通过伪造法定代表人签名的方式向工商机关提交虚假变更材料,进行了股东及注册资金变更登记。枣庄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经过依法调查,于2009年12月15日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书,撤销枣庄市丰伟贸易有限公司2006年5月28日及2006年12月7日两次工商变更登记,将该公司的工商登记变更为2006年5月28日之前的登记状况。姬庆德不服该工商行政处罚,向枣庄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认为枣庄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未告知其有关的听证程序和行政处罚告知事项,工商局作出的行政行为程序违法,应予以撤销。

  裁判

  一审法院经审理认为,涉案行政处罚的相对人是枣庄市丰伟贸易有限公司,因此,无需将有关的听证程序和行政处罚告知原告姬庆德,山东省枣庄市工商局作出的处罚行为程序合法,遂判决驳回原告姬庆德要求撤销被告枣庄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所作的枣工商企处字(2009)第09号行政处罚决定书的诉讼请求。

  原告姬庆德不服,提起上诉,二审法院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评析

  本案的要点是工商行政机关对公司做出行政处罚时,股东在行政程序中是否享有《行政处罚法》规定的陈述、申辩听证等程序性权利。笔者认为,在本案中姬庆德不是工商行政处罚的相对人,不享有行政处罚法规定的权利。

  在我国,行政相对人是与行政主体相对应的一个概念,属于学理概念,而非法律概念。学理上认为,行政管理法律关系中与行政主体相对应的另一方当事人,即其权益受行政主体实施的行政行为影响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就是行政相对人。

  对行政法律关系中行政管理相对一方的确认与判定,应当以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权利和义务与行政主体的职权与职责行为之间是否形成了行政法上权利义务关系为标准。因为,行政相对人是行政主体和行政公务人员实施行政管理行为的对象,其以被管理者地位与作为管理者的行政主体之间形成行政法律关系,并成为相对方当事人。

  在行政处罚法律关系中,《行政处罚法》第三条规定了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属于行政处罚中的相对人。该法第六条、第三十一条及第三十二条还明确了相对人对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处罚享有陈述权、申辩权、申请复议权和提起诉讼的权利,行政机关负有告知相对人享有上述权利的义务。

  本案中,原告姬庆德认为被告枣庄市工商管理局作出的行政处罚程序违法的理由之一就是被告枣庄市工商管理局没有履行告知义务,致使其陈述、申辩权受到侵害。但被告枣庄市工商管理局作出撤销丰伟公司变更登记的事实依据是,该公司提交虚假材料进行变更登记,违反了公司登记管理秩序,也就是作为法人的丰伟公司实施了违法行为。在撤销变更登记的行政法律关系中,丰伟公司是行政处罚的相对人。根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丰伟公司依法享有陈述权等程序性权利。原告姬庆德在行政处罚法律关系中并不享有相对人应由的陈述、申辩权,但作为该行政行为的利害关系人,依法享有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本案中,被告枣庄市工商管理局提供了听证告知书等证据,能够证明其作出行政处罚时,向相对人丰伟公司依法履行了告知义务,因此行政处罚程序合法。而原告姬庆德作为丰伟公司的股东,并非该行政处罚关系中的相对人,因此在该行政法律关系中并不享有上述程序性权利。

  (作者单位:山东省枣庄市中级人民法院)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青海省农田(草原)水利基本建设劳动积累工制度实施办法

青海省人民政府


青海省农田(草原)水利基本建设劳动积累工制度实施办法

1990.03.12
青政(1990)33号
第一条 为合理组织农(牧)民增加劳动投入,加快农田(草原)水利基本建设,不断改善和维护农牧业基础设施,增强农牧业发展后劲,根据国务院有关文件的规定,结合我省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农田(草原)水利建设劳动积累工(以下简称劳动积累工),是农牧民群众的一种自我劳动积累的方式。主要指对农田(草原)水利基本建设的受益者中有劳动能力的劳动工者,按照规定标准统筹安排,义务投入工程建设和维修的专项工。对劳动积累工日,国家和集体不付劳动报酬或其他补助,也不能抵顶水费。
第三条 劳动积累工一律按劳分担。每个农村(牧区)整劳动力每年负担劳动积累工十五至二十个工日,半劳动力负担劳动积累工的数量按全劳动的一半计算。
在一个乡(镇)或村以内,每个劳动力承担劳动积累工的数量应相当一致。具体标准由县(市、区)人民政府决定。
第四条 劳动积累工主要用于农村(牧区)县、乡村范围内的防洪、灌溉、排水、人畜饮水、小水电、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和饲草饲料基地建设等水利工程的兴建、维修、配套、更新改造及平地改土、兴建梯田等。
第五条 劳动积累工的筹集,应坚持“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凡工程受益区内从事农业、工副业、商业和服务业等的农村劳动力,都有投工义务。无劳动能力的农村人口和残废军人不承担劳动积累工。民办教师和确保困难的烈军属,经乡人民政府批准,可以酌情减免。
市、县、乡政府还可根据需要组织城镇居民、机关和企事业单位职工义务务工,投入防洪抢险和支援当地农田水利建设。
具有社会效益的防洪、人畜饮水、供排水等工程,其直接受益的城镇居民,当地驻军,企、事业单位都要分担相应的劳动积累工。
确定不能出工的义务劳动者,可按当地普工工值以资代劳,或以机代工,以粮、料抵工;钱、粮、料由工程组织单位管理使用。
第六条 劳动积累工的使用应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设专人负责,专项使用,不准挪作它用。乡(镇)人民政府和村民委员会要建立台帐,按户发放劳动积累工手册,由使用单位定期结算,张榜公布,做到劳动积累工当年指标当年完成;确实完成不了的,可结转下年继续使用。具体办法由当地人民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决定。
张七条 农田(草原)水利基本建设工程的建设和管理单位需使用劳动积累工时,须提出用工申请,由当地水利主管部门同意后,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下达到村、组、户、劳或有关单位,在规定时间内限期完成。
第八条 工程建设和维修所需劳动积累工,原则上应在受益区筹集,确需动用非受益区劳动积累工的,可本着“等价交换、互助互利”的原则,以工换工或以资顶工。要签订合同,保证兑现。
第九条 劳动积累工由县、乡(镇)人民政府和村民委员会负责筹集,同级水利部门管理使用。各级水利部门在制订农田(草原)水利建设计划时,必须将劳动积累工纳入计划,并在实施过程中加强和理和检查监督,统筹安排,节约使用,提高劳动积累工的使用效益。
第十条 本办法由省水利厅负责解释。
第十一条 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执行。

 【案情】

2010年1月2日,某城建公司依法取得建设项目房屋拆迁许可证。在镇政府工作人员周某主持下,被拆迁人王某在周某持有的、已由某城建公司及其法定代表人共同签章的《城镇房屋拆迁补偿及产权调换安置协议》上签章。

协议约定:王某应被拆除的房屋总建筑面积292.59平方米,其中应安置的国有土地性质的原住房153.80平方米、门面房22.19平方米,不予安置的违法建筑116.6平方米,并确立了安置补偿内容。签订协议后,王某搬出被拆迁房屋,并交付钥匙。事后,王某认为上述协议约定的不予安置房应属安置补偿范围内,又自行搬回原房屋拒不搬出,引起诉讼。

【评析】

本案争议焦点是双方签订的《城镇房屋拆迁补偿及产权调换安置协议》的性质、效力及其法律后果应如何认定。

1.双方签订的安置协议合法有效。首先,房屋拆迁安置合同属于物权变更合同,法律法规从合同主体、形式、内容方面对该类合同规定了严格的条件,必须按既定规定签订。其次,从签订合同的主体看,城建公司已取得房屋拆迁许可证,具有对外以自己名义签订房屋拆迁安置补偿协议的主体资格;王某为被拆迁房屋的原始所有权人,有权处分自己的房屋所有权。因此,双方的主体资格适格。再次,从签订合同的形式看,城建公司虽未派自己的工作人员与王某协商订立协议,但王某签订的协议已由城建公司及其法定代表人共同签章,城建公司对该协议予以承认,应认定政府工作人员周某是受某城建公司的委托,与王某协商并以某城建公司的名义签订协议,该协议的形式要件合法。最后,从协议的内容看,双方对协议约定的补偿标准无争议,且协议约定的“违法建筑116.6平方米不予安置补偿”的内容,符合2001年6月13日国务院《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第二十二条“拆除违章建筑和超过批准期限的临时建筑,不予补偿”的规定,王某并未主张签订协议时存在欺诈、胁迫或者重大误解等导致合同可撤销的情形。因此,协议是双方真实意思的表示,合同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2.房屋拆迁安置补偿协议履行完毕,拆迁人取得房屋所有权。房屋拆迁安置补偿协议是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授权相关单位依法对有关单位或者个人所有的房屋进行依法征收,并签订房屋征收及安置补偿的协议。该种协议具有国家征收的性质,即依法征收相关单位或者个人所有的房屋,使原有房屋所有权人对房屋丧失所有权,将房屋的私人所有权转为国家所有权。此种合同一旦生效并交付履行,无需进行物权变动登记,即发生物权变更的法律后果。

本案中,城建公司与王某签订安置协议生效后,王某即搬出该房屋,并将房屋钥匙交付给城建公司。城建公司对该房屋无障碍地行使占有、使用、收益、处分权利,依法取得该房屋的所有权。王某履行协议后反悔,擅自搬入并占有该房屋的行为,应当认定为侵权行为。

(作者单位:重庆市第四中级人民法院)